“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走进著名教育家的精神世界
作者|朱永新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刚刚收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教育家——世界100位著名教育家画传》。这本书作者遴选了100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其中中国教育家40位,外国教育家60位,包括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王阳明、卢梭、杜威、蔡元培、鲁迅、雅斯贝尔斯、皮亚杰、叶圣陶等,全书按教育家的生卒年排序,对他们的生平、教育理念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了概述,每位教育家均配以由薛晓源先生创作的肖像画,并提炼出了各自重要的名言名句或核心教育理念。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主要教育家的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教育家的风采。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先生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会长杨晓阳先生分别为本书题签,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华诗词学会原会长郑欣淼等为本书作序。郑欣淼先生在序言中说:“斫轮老手和画坛新锐的鼎力合作,碰撞出学术与艺术的灵智之果。图像与文字、风采与风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世界大教育家的风貌和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感谢前辈的提携鼓励。这里转发我讲述该书形成过程的一篇文字,与大家分享。
三年前的一次活动中,薛晓源先生赠我他的新作《哲人神彩——100 位世界著名哲学家肖像》。这是一本非常有特点的哲学史著作。作者用中国画特有的技法,通过白描、渲染、飞白等手法,在宣纸上展现了古今中外100 哲学家的神采,配上哲学家的经典言论,并且为每位哲学家写了精彩的小传。有评论说,这本书是“东西方的相遇,是艺术与哲学的对话,是肖像与文字、图画与书法、黑白与彩色的交融”,真正实现了哲学与艺术的跨界之旅。
后来,薛晓源又陆续送我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回归与超越》《名画里的中国》等著作,也到他的工作室茶叙,看他现场为托尔斯泰等造像,参观他收藏的中西方图册,为他的用心与用功而感佩。
出于对教育的情有独钟,我脱口而出,建议他能够为世界著名的100 位教育家造像。因为,除了像孔子、苏格拉底这些既是大思想家又是教育家的大师级人物,教育家不像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那样有社会的知名度,经常不为世人所熟知。如果有一本这样的画册,就是一本简明的教育思想史,对于普及教育学知识,功德无量。
薛晓源一口应承,但提出了附加条件:要我来为教育家写小传。我自然无法拒绝,但也没有太当真。第一,我听过许多类似的承诺,结果都不了了之;第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商定了100 位教育家的名单,但是,要找齐这100 位教育家的照片或者人物图片谈何容易?
亚里士多德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20 年
没有想到,一年多以后的疫情期间,薛晓源果真拿着他精心绘就的100 位教育家的打印稿来找我了,并且邀请我到工作室去看了原画。应该说,我还是很惊讶、惊叹的。
首先,在如此短的时间创作了100 多位教育家的肖像,从搜集资料、构思到绘制,一气呵成,非常不易。其次,我一直认为,教育家的个性往往不如其他领域的学者那样鲜明,如画哲学家时可以刻画他们的孤傲冷峻、睿智深邃,但是教育家往往同时需要艺术家的才干、设计师的精明、诗人的热情、哲学家的冷静、发明家的机敏,还要具有像工农一样吃苦耐劳与苦干实干的精神。而且,教育家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本身是思想家,有的则偏重于教育实践,也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有的擅长在儿童教育,有的专长高等教育,有的则精于中小学教育;有的在科学教育方面造诣颇深,有的在艺术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有的则重点研究和实践人文教育。从个性上讲,有的热情奔放、亲切温和,有的严谨冷峻,让人敬畏。薛晓源在再现这些五彩缤纷、相貌独特、形象各异的教育家的精神风貌时,把握了他们一个共同的气质——大爱精神。我看见,每一位教育家的眼神里都流淌着爱。
感谢薛晓源先生,通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肖像,让我们走进了这些著名教育家的精神世界。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走进教育经典
十位大师说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21种最经典的教育思想,直击教育核心问题!
为什么读经典?——与人类伟大的精神对话,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
德国哲学家、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指出:“世界史轴心似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是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产生的精神过程。那里是历史最为深刻的转折点。那时出现了我们今天依然与之生活的人们。这一时代,我们可以简称为‘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认知和面对这个世界。从“轴心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外在延展形态来看,“轴心时代”的哲学家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哲学家,又是教育学家。他们是人类的精神导师,是人类的“先知”和民众的“先生”,他们肩负崇高的使命,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毫无畏惧的勇气,“传道、授业、解惑”,带领民众走出幽暗之地。他们教导人们用理性和道德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譬如苏格拉底、孔子不只是宣传教育理念,还身体力行,充当教书匠。孔子就有72贤徒,3000多位门人。苏格拉底门下更是名人荟萃。哲人的教育使命与教育家的理想理念往往不谋而合。最近与晓源同志多次谈话,他总是提起他正在研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他在大学做演讲,还撰写了一些有关“全球化与轴心时代”的文章。他画完《10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肖像》和《100位中国著名哲学家肖像》,又开始关注和研究世界著名教育家。不久,他拿来《10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肖像》画作让我欣赏评论,我认为他绘制世界教育家肖像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为教育家立传,功莫大焉!我非常赞赏晓源同志的绘画实践和绘画作品。他很勤奋,利用抗疫的一年时间,身居斗室,孜孜以求,画完世界著名教育家100人。克鲁普斯卡娅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晓源同志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世界教育史的风云人物,可以说呈现一部“风云变幻”的世界教育“简史”:哲人遍布,大师林立。 晓源同志勇气可嘉,把世界历史上著名教育家100人,置身在同一个时间空间内,营造一个巨大的精神“在场”,让他们谈天论道,让他们讲经说法,或挥斥方遒,或娓娓而谈,他们的学说理念与精神风貌如春风春雨,温润人心。晓源同志用中国线条和水墨展示世界教育学家各自丰富的精神世界,画功扎实细腻,画格风神隽永。他用寥寥的线条和少许笔墨表现了不同教育家的精神世界。或正襟危坐,或颔首莞尔,或神思凝默,或高谈阔论,神态各异,气象俨然:只觉贤人在迩,芳馨溢远。怀特海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2018年,晓源同志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成功举办《哲人神采——10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肖像》画展,次年又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巨作“哲学三史”绘制“100位中国著名哲学家的肖像”,两次活动都取得巨大成功。我希望今年春天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肖像”画展取得圆满成功!谨以此短文为贺!
自2018年为薛晓源的画册《哲人神采》撰写序言以来,有三年多未见他的新作了。只知道他近年来白天作画,晚上俯首读书,畅游在中外哲人的神思之中,飘飘渺渺,乐而忘忧,大有名士的做派与风范。近日,他将在商务印书馆付梓的《10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画传》样书送我鉴赏,让我颇为诧异,未想到他雄心勃勃地绘制“世界文明史”的宏大计划,竟然推进如此之快。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10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画传》以著名教育家的造像为叙事方式,系统性地展示了教育在东、西文明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自己也是教师的缘故,阅读教育家画传的愿望也就更为强烈。是夜,孤灯一盏,浏览画卷,披图晤对,一时间竟恍然进入了与先贤们超时空的对话中,还时时能感受到晓源于此卷中的立意:为人类“先知”立传,为世界“先生”造像。苏格拉底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读之弥久,忽而觉得晓源将中、外先知们汇聚一堂,或许有深意在焉。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那就是让先知们在此华山论剑,论辩疑难,互通互释,让《画传》成为拉斐尔式的“雅典学院”,实现钱锺书先生所说的:“东海西海心里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之理想境界。从《哲人神采》到《10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晓源一直在东西方之间设置哲学、人文、教育论辩的大格局。其中,不乏激烈的、咄咄逼人的互怼与交锋。比如,关于孔子及中国哲学的论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对孔子及中国哲学的评价几乎是否弃的:“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一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蔡元培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除了对周易和老子还有少许的敬意外,黑格尔对中国哲学可谓鄙夷之极,甚至认为中国哲学还处在前哲学阶段。对黑格尔的偏见,中国学者当然难以下咽,钱锺书在《管锥篇》中回应道:“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后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风马牛,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钱先生还比较客气,未以西方早期哲学的事实来回怼黑格尔。比如,可以这样发问:苏格拉底曾衣衫褴褛,赤脚走在雅典的大街小巷中,教导人们如何辨识真善美。按照你的哲学标准,苏格拉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从历史上看,东西哲学与人文一直是在偏见、激辩以及相互的敬重中向前推进的。黑格尔不懂汉语之深文大义,不能领略汉语之优美,说几句怪话,倒也无损孔子与中国哲学的价值。事实上,黑格尔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和中国人还有许多偏见,不一一列举。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品质,可以说啪啪地打了黑格尔的脸。
斯宾塞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在晓源的《画传》中,黑格尔对孔子及中国哲学的诘难,以及钱锺书对黑格尔睿智的批驳,都有着直观而鲜活的呈现。另外,在晓源所设的“局”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与事件,得空时再慢慢道来。晓源是哲学出身的画家,其创作也由此与其他画家有着迥异的取向——将人物置于深厚的哲学与思想意蕴中,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建构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朝思暮想的“精神图像与精神存在”,是薛晓源创作一以贯之的追求与目标。所谓“意蕴”,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外在形式“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现象学家英加登认为,艺术作品具有形而上学性质,既不是通常所说的事物的属性,也不是一般所指的某种心理状态的特点,而是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是非常危急的情景或事件中所显示的一种气氛。我个人以为,晓源的作品正是上述理念的体现。不仅如此,从中国水墨的角度看,晓源的人物肖像还较好地承续了“以形写神”“以神驭形”的传统,着力于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不难看出,晓源的人物肖像是建立在东西方哲学及艺术精神交汇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在不自觉中带上了哲理化的内在意蕴和形而上学气氛,同时,又洋溢着东方的灵韵与神采。我们从拱手成礼的孔子、托腮沉思的苏格拉底、持卷凝神的蒙田、握笔运思的鲁迅等人的肖像中,能够切身感受到人物“内在的生气、情感、灵感、风骨和精神”。总之,晓源的作品与其说是先生们的肖像,不如说是先生们的“精神图像与精神存在”。
晓源所创作的教育家画传系列,在绘画语言上与三年前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精进。用笔更为大胆泼辣,向壁而写,优游从容,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自由挥洒。尤其线条经过多年的优化,达到了流畅而富有弹性的高度,时重如崩云,时轻如薄雾,翻扰腾挪,只存大略,在动与静的平衡中,呈现出高华典雅之美。在教育家的画传中,我还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晓源将人物存在的物质环境推向了主体地位,力图在人与物的互动中显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艺术史上看,在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创作中,其存在的环境不再是纯物质性的,而是富有人格与生命意义的。苏里柯夫在创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时,曾这样描述其环境:“我把建筑物看作有生命的人一样……,尤其是圣瓦西里大教堂,他对我来说就像有血气一样。”“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会问:‘你们看到过、听到过、见证过什么?’”在晓源的作品中,物的环境同样扮演了“有血气”的人的角色,在与人物的融合互动中,形成了画面如注如诉的情感与历史的“复调”:蔡元培与北大红楼、司徒雷登与未名湖博雅塔、克鲁普斯卡娅与圣彼得堡、徐特立与延安窑洞……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最紧张”和原发的体验世界。晓源将人物还原至这样的世界中,以人物与这个世界“最紧张”的互相见证,强化乃至延伸了人物精神图像的维度。张伯苓 177cm×95cm 纸本设色 2020年对观者而言,那是一个直观先师们精神存在的澄明时刻。(本文作者为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